ST4 自動導星使用心得
最近有時間把這一年多來 (事實上只有兩三個晚上的拍攝時間) 的一些試拍作品
整理一下, 這些作品都是為了測試新設備, 在好天氣少的可憐的去年一年中拍出來的。
讓我驚訝的是其中一張M42星雲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用
Vixen 10cm瑩石鏡 (改裝為AP 2.7" 對焦座 + 減焦鏡) F6.6 (image circle
約60mm直徑(40%)) + Bronica ETRS 645機身 + Kodak Pro 400 (PPF) 120 film
+ G11赤道儀 + 6cm f420mm 導星鏡 + ST4 自動導星 約100 min.
拍攝地點在合歡山小風口停車場, 當晚可視星等約5.5 mag, 透明度約8~9, 有間歇性強風
(約3~4級), 視相不穩定。
本來這樣的天氣就不適合拍照, 在我從前目視導星的時代早就放棄了, 但這次的試拍
作品卻把M42周邊的雲氣都拍出來了! 絲狀的細微結構表現的比我之前任何一次作品要好。
而令我驚訝的是, 照片上的鳥頭右側至右翼上緣一帶竟然有一條明顯的藍帶
在我之前所見照片及長久的認知中, 這一帶的顏色應該都是紅中汎白的。將底片拿到20X
放大鏡下檢視, 底片全區成像星點直徑約略小於20um, 周邊星點略呈橢圓狀,
部份區域可見因底片不平整產生之星點肥大(約25~30um)。整體而言, 導星近乎完美。
再把照片拿到燈下細看, 糟糕! 怎麼相片背景微微汎紅, 還間雜著暗紅斑塊及條紋,
該不會是機背漏光或底片沖洗不當吧? 不死心, 翻出幾本舊雜誌,
找到的幾張M42彩色照片都沒有這現象, 但是一翻到用TP6415 + R64 濾鏡長時間曝光的
M42黑白照片, 答案就揭曉了。這些微紅背景及條紋斑塊竟然是M42周圍廣大的氫氣雲帶,
我怎麼沒想過用彩色底片加長焦比鏡頭也可以拍出這些東東。
同樣的一個星體, 基本上類似的望遠鏡, 卻可以拍出全然不同的結果, 分析原因,
底片是一重要因素, 但瑩石鏡的寬廣透光域加上精確的對焦、追蹤及足夠的曝光則是
成功的關鍵。
以往目視導星時, 連續一個小時往往是我的導星極限, 超過這個時間, 注意力及體力
都無法負擔, 整個人也會開始焦燥不安, 只想早點關掉快門, 結束拍攝。
故為了拍攝暗星體, 只有求助於低焦比的明亮鏡頭或選用感度較高的底片,
這樣的拍法, 東西是可以出來, 但細節的表現總覺的不夠。
現在年紀大了, 體力更無法與之前相比, 只得求助於高科技。例如拍M42那晚,
山上溫度是 1.7度 (還颳大風!), 我卻可以躲在車子裡聽音樂、打盹及喝咖啡,
時間到了再去關掉快門便是。ST4萬歲!
聽說國內有些同好買了ST4, 卻沒有好好發揮, 實在有些可惜。事實上, ST4的可靠性及
追蹤精度相當高, 遠比目視導星準確, 更可幫助你省下不少體力及麻煩。
下次有機會上山, 或許我會再用焦比F9曝光150 min.試看看, 一個晚上拍個兩三張
好作品也就夠了。
只是, 人快邁入中年, 手頭上錢有了, 但是空閒時間及體力好像也離你越來越遠了,
把握時間吧, 朋友們。
資料來源
發信人: AGN.bbs@bbs.mgt.ncu.edu.tw (daytime sleeper)
發信站: 中央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Sun Feb 22 22:38:57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