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篇
彗星:台語稱之為掃帚星,取其彗星之形狀像掃地之掃把,由於彗星不常見,因此以前認為彗星是一種不祥事件之象徵,現在年輕人則比較沒有這種觀。
「彗星」常被誤寫為「慧星」,如同「月食」被誤為「月蝕」一樣,是一種習慣性的筆誤,不過因為太多人使用錯誤的方法,反而正確名稱顯得有點奇怪。
彗星通常是由冰塊與土石混合而成,一般稱之為「髒雪球」,當彗星從遙遠的外太空接近太陽時,因為受到太陽的照射,表面因為熱能增加開始溶化,表面物質變成氣體或微粒噴發出來,留在繞日軌道上,於是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彗尾,彗尾又分為離子尾及塵埃尾。我們用肉眼看到的就是塵埃尾,而離子尾是肉眼不容易看到的離子脫離彗星時,受到太陽風吹襲時留下的痕跡,塵埃尾因為彗星軌道的關係,通常呈弧形,而離子尾因受到太陽粒子的吹奏通常呈直線,在彗星攝影時就可以分辦出兩者形狀與顏色之不同。
近年來,彗星所帶的熱潮有
參考資料:
百武彗星 | 百武彗星 | 維司特彗星 | 維司特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