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市場看到曾在本討論區塔形鳳螺〈白化型〉介紹過的鳳螺,各種色澤、花紋都一樣有,是印尼進口的活體貝。其中有兩個的口蓋特別偏小,跟一般的不同,現在PO一個讓大家參考。38.5mm,前二圖是活體,右圖是清洗後。
真奇妙,而且口蓋外觀和一般鳳螺也不一樣....會不會在買回來之前已被小販洗過(漂白)?口蓋溶了
剛才看過,孫醫師是發表「+1」,現在馬上換了。「+1」,就是塔形鳳螺,再請問牠的學名?
那天我只挑了五個較完整的,清洗時才發現其中兩個口蓋偏小。小販所賣的是印尼進口,我買時還有冷凍的痕跡。如果事先經過漂白,不只口蓋會溶化變小,恐怕那層薄薄的殼皮已先掉了,上圖的殼皮還很完好。
塔形鳳螺+1
似乎又叫深溝; Babylonia spirata
口蓋變小
有可能是活體時受傷
也有可能是在冷凍的過程中 某原因破了一圈(想像一下類似鐘螺口蓋 外圍順著生長紋路破一、兩圈 有時其實看不太出來)
在印尼貝商Dennis的網頁,知道有這類的殼來自爪哇海域.
順道請教了Koen Fraussen,他說這個叫Babylonia spirata f. semipicta Sowerby, 1866.
出自印度洋很少見的form,今年大發生了,成了食用貝.
為什麼會出現不典型的口蓋模式,他認為這已經超過”不典型”more than” atypical”,而是but “teratogenic”.(在醫學上,teratogenic指某些因素使細胞分化出問題,造成畸型的性質,他的真意應該說這是teratogenesis的結果).
他在峨螺科與玉黍螺科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鳳螺科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