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Author) |  |  
        | jbslms3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0-March-2004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065
 | 
          
           | 發表於: 08-August-2007 at 1:38am | IP Logged |   |  
           | 
 |  寶螺,骨螺,鐘螺,麥螺,峨螺是九孔養殖場貝類生態的五大主軸,雖然,對於養殖業者而言,牠們全部都是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本人自從發現九孔池有貝殼可撿之後,寶螺 一直是主要搜尋的標的物,而且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同地點的九孔池所出產的寶螺,其種類與體型常會產生差異,例如金沙灣附近的池,小眼寶螺,銀絲寶螺體型碩大而修長,和美附近的池就長得像小不點...骨螺,鐘螺,麥螺因為常卡著雜質,所以一般只撿特殊的種類,或加減撿一些,以應不時之須...至於峨螺,我發現今年似乎特別多產,也有可能是以前忽略了.
 
  
 上圖這個貝殼堆的地點,資深貝友應該很眼熟吧!在和美,是今年七月初清出來的,其他雜貝暫且不說,小型寶螺有一些,骨螺,鐘螺,麥螺種類單調,但數量多,可任君挑選.最精彩的是小型峨螺,雖然數量不是頂多,但值得為牠們不斷的挖下去.這一堆已經被多人挖得差不多了,看明年還會不會有.
 
 1.小斑馬峨螺(最大宗,但幼貝居多)
 
  
 2.正斑馬峨螺(次多,也是幼貝居多)
 
   
 3.細小斑馬峨螺(最美,此枚品相極優,峙曄兄,挑戰您石門那顆)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jbslms3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0-March-2004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065
 | 
          4. E.species(不多,黑黑髒髒的,很容易被忽略)
           | 發表於: 08-August-2007 at 2:03am | IP Logged |   |  
           | 
 |  
   
 5.名稱忘記了(不多,海邊比較容易看到)
 
   
 6.好像沒有名稱,說不定是新種喔!(極少見,而且螺塔會自然蛀蝕)
 
   
 7.名稱忘記了(最少見,只有一顆)
 
   
 PS.另外還有斑馬峨螺(品相其差),以及E.phasinola(JustinLee兄拾獲),這些峨螺是本人今年最大,最帶得出場的收穫,美中不足的是口蓋幾乎都找不到.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conus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3-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3299
 | 
          看到陳兄採集的這麼多漂亮峨螺
           | 發表於: 09-August-2007 at 9:30pm | IP Logged |   |  
           | 
 |  及上述這堆貝殼堆和他長年轉戰九孔池的努力
 這不禁令我想起不久前和一位貝友聊起...是否有其他種介紹貝殼的寫文章方式的可能
 目前貝殼讀物的內容
 頗有濃厚的學術化(或說圖鑑化)傾向
 這固然是研究深化的正向發展結果
 不過對一些初入門的貝友而言
 這些規格齊一的標本鑑定卻可能容易有艱澀枯燥或有些難以親近的困擾
 而採集前置作業是不少貝友共同的情感經驗...(對於採集結果的鑑定而言,採集過程自然是一種前置工作)
 每個人各自衍生出各色各樣的採集經驗
 這些經驗與貝殼本身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甚至貝殼可以不斷重複被採獲,但一個時代下的一段採集經驗可能一去就不復返了
 就像我很想瞭解70年代台灣拖網漁船如何興盛
 到底當時台灣如何取代菲律賓而成為世界貝類集散中心,吸引全球各地貝商或收藏家前來陸續朝聖
 怎麼捕到那些世界各地的貝類,而中間歷經哪些有趣過程
 但因為當時沒留下什麼口述歷史或文獻資料
 至今也只能知道抓到過什麼,或發表過什麼種類而已
 如果能有有心人願以另一種角度介紹採集的種種背景過程
 可能會留下更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也是另一種讓貝殼深度化的方向
 站在更多元化發展的這個立場上
 小弟是滿樂觀其成的
 
 ps.
 圖鑑或書本只能告訴我們...一個殼的名字和牠有何特徵
 只有採集者才能告訴我們...這個殼採集的當時和背後所代表的一切
 
 Edited by conus on 09-August-2007 at 9:36pm
 
 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有空來我的貝類網站逛逛 http://www.myWeb.com.....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JustinLee 中級會員
 
  
  
 註冊(Joined): 06-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724
 | 
          
           | 發表於: 09-August-2007 at 10:52pm | IP Logged |   |  
           | 
 |   
 輸了啦~ 我的只是螺塔尖  歐....您的不只螺塔尖 瘤怎麼也這麼尖 
 
 Edited by bill on 01-February-2022 at 7:12pm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rumphii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6-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457
 | 
          
           | 發表於: 10-August-2007 at 12:18am | IP Logged |   |  
           | 
 |  
呵呵,忽然想到孫老大曾說的...每個貝殼都有它的故事| conus wrote: 
 
    
    | 
      
       | 看到陳兄採集的這麼多漂亮峨螺 及上述這堆貝殼堆和他長年轉戰九孔池的努力
 這不禁令我想起不久前和一位貝友聊起...是否有其他種介紹貝殼的寫文章方式的可能
 目前貝殼讀物的內容
 頗有濃厚的學術化(或說圖鑑化)傾向
 這固然是研究深化的正向發展結果
 不過對一些初入門的貝友而言
 這些規格齊一的標本鑑定卻可能容易有艱澀枯燥或有些難以親近的困擾
 而採集前置作業是不少貝友共同的情感經驗...(對於採集結果的鑑定而言,採集過程自然是一種前置工作)
 每個人各自衍生出各色各樣的採集經驗
 這些經驗與貝殼本身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甚至貝殼可以不斷重複被採獲,但一個時代下的一段採集經驗可能一去就不復返了
 就像我很想瞭解70年代台灣拖網漁船如何興盛
 到底當時台灣如何取代菲律賓而成為世界貝類集散中心,吸引全球各地貝商或收藏家前來陸續朝聖
 怎麼捕到那些世界各地的貝類,而中間歷經哪些有趣過程
 但因為當時沒留下什麼口述歷史或文獻資料
 至今也只能知道抓到過什麼,或發表過什麼種類而已
 如果能有有心人願以另一種角度介紹採集的種種背景過程
 可能會留下更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也是另一種讓貝殼深度化的方向
 站在更多元化發展的這個立場上
 小弟是滿樂觀其成的
 
 ps.
 圖鑑或書本只能告訴我們...一個殼的名字和牠有何特徵
 只有採集者才能告訴我們...這個殼採集的當時和背後所代表的一切
 |  |  |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jbslms3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0-March-2004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065
 | 
          
           | 發表於: 10-August-2007 at 10:01am | IP Logged |   |  
           | 
 |    
 本種叫做細點峨螺 Enzinopsis incarnata,《貝友NO.28》P.46有其資料.
 近海產的小型峨螺,在自然狀態下殼表常會附著雜質,這些小型峨螺殼表有一層薄薄的殼皮,因此不可以浸泡漂白水的方式來處理.還好這些雜質用針即可輕易挑除,或者根本不須理會,保留原汁原味也不錯.而我現在的處理方式是同一種當中,一枚用漂白水去除殼皮,一枚挑去雜質,一枚保留最原始狀態,裝在13號珠寶盒中...不管怎樣,前提是數量要夠多,品相要夠好才行,而要滿足以上需求,九孔池雜貝堆便是最佳選擇.
 細點峨螺似乎很難找到品相良好的,以至於連圖鑑上的標本也慘不忍睹,不知道哪邊有在賣,真想收藏一枚極品,本人目前看到品相最好的一枚由葉爾錦大哥所蒐藏,他也是在九孔池撿的,改天跟他借來拍照.
 JustinLee兄說本種在南部比較多,不知道南部海邊撿到的品相能有多好?
 
 Edited by bill on 01-February-2022 at 7:13pm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jbslms3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0-March-2004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065
 | 
          
           | 發表於: 10-August-2007 at 10:07am | IP Logged |   |  
           | 
 |  
| rumphii wrote: 
 
    
    | 
      
       | 
呵呵,忽然想到孫老大曾說的...每個貝殼都有它的故事| conus wrote: 
 
    
    | 
      
       | 而採集前置作業是不少貝友共同的情感經驗...(對於採集結果的鑑定而言,採集過程自然是一種前置工作)
 每個人各自衍生出各色各樣的採集經驗
 這些經驗與貝殼本身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甚至貝殼可以不斷重複被採獲,但一個時代下的一段採集經驗可能一去就不復返了
 就像我很想瞭解70年代台灣拖網漁船如何興盛
 到底當時台灣如何取代菲律賓而成為世界貝類集散中心,吸引全球各地貝商或收藏家前來陸續朝聖
 怎麼捕到那些世界各地的貝類,而中間歷經哪些有趣過程
 但因為當時沒留下什麼口述歷史或文獻資料
 至今也只能知道抓到過什麼,或發表過什麼種類而已
 如果能有有心人願以另一種角度介紹採集的種種背景過程
 可能會留下更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也是另一種讓貝殼深度化的方向
 站在更多元化發展的這個立場上
 小弟是滿樂觀其成的
 ps.
 圖鑑或書本只能告訴我們...一個殼的名字和牠有何特徵
 只有採集者才能告訴我們...這個殼採集的當時和背後所代表的一切
 |  |  |  
 |  |  |  心有靈犀,怎麼跟我想到的一樣?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JustinLee 中級會員
 
  
  
 註冊(Joined): 06-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724
 | 
          
           | 發表於: 10-August-2007 at 11:37am | IP Logged |   |  
           | 
 |  
| jbslms38 wrote: 
 
    
    | 
      
       |   
 本種叫做細點峨螺 Enzinopsis incarnata,《貝友NO.28》P.46有其資料.
 近海產的小型峨螺,在自然狀態下殼表常會附著雜質,這些小型峨螺殼表有一層薄薄的殼皮,因此不可以浸泡漂白水的方式來處理.還好這些雜質用針即可輕易挑除,或者根本不須理會,保留原汁原味也不錯.而我現在的處理方式是同一種當中,一枚用漂白水去除殼皮,一枚挑去雜質,一枚保留最原始狀態,裝在13號珠寶盒中...不管怎樣,前提是數量要夠多,品相要夠好才行,而要滿足以上需求,九孔池雜貝堆便是最佳選擇.
 細點峨螺似乎很難找到品相良好的,以至於連圖鑑上的標本也慘不忍睹,不知道哪邊有在賣,真想收藏一枚極品,本人目前看到品相最好的一枚由葉爾錦大哥所蒐藏,他也是在九孔池撿的,改天跟他借來拍照.
 JustinLee兄說本種在南部比較多,不知道南部海邊撿到的品相能有多好?
 |  |  |  這學名可能是錯的 應該 E.phasinola才對吧 另一個中文名"白瘤" http://taibnet.sinica.edu.tw/chinese/newspecies_detail.asp?id=135 南部 在墾丁&蘭嶼我都撿過 但品項就如上面連結 品項較差  
 Edited by bill on 01-February-2022 at 7:14pm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frank hu 中級會員
 
  
  
 註冊(Joined): 17-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735
 | 
          [QUOTE=JustinLee]
           | 發表於: 08-July-2025 at 11:11am | IP Logged |   |  
           | 
 |   
 
 輸了啦~ 我的只是螺塔尖  歐....您的不只螺塔尖 瘤怎麼也這麼尖[/QUOTE  
 
 看到大大顆的外唇內齒-D1和D2, 就知道這支不是峨螺,而是結螺亞科(Ergalataxinae)的, 學名是 Lauta parva
 原先命名Ricinula parva Reeve, 1846
 後來骨螺大佬Houart建了一個新屬, 將這支單獨擺進去.
 Lauta Houart, Zuccon & Puillandre, 2019
 一屬一種, 收起來蠻爽的!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bill Admin Group
 
  
   站長
 
 註冊(Joined): 25-Januar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4844
 | 
          
           | 發表於: 10-July-2025 at 8:12am | IP Logged |   |  
           | 
 |  
| jbslms38 wrote: 
 
    
    | 
      
       | 5.名稱忘記了(不多,海邊比較容易看到) 
 
    
 
 |  |  |  
 好像是 Engina concinna (Reeve, 1846)
 
 目前尚無中文名稱
 
 __________________
 站長
  ...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