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順便把海上飛的水上摩托車取締一下, 國家公園會更漂亮
記者宋耀光/恆春報導】
住屏東市的陳姓公務員及住恆春的龔姓退休公務員昨天向本報投訴,指墾丁以藍天、碧海、白沙享譽國內外,但脫序的海上活動,雜亂無章的海灘景象,給人一個很壞的印象,希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能嚴加整頓。
墾管處長施錦芳表示,墾丁旅遊旺季就要到了,墾管處本著遊客安全優先、海灘秩序第一原則,將整頓墾丁的重要海灘,先是南灣,接著是船帆石等。
陳姓市民說,數次到墾丁,發現假日塞車外,海邊湧入大量的人潮,沙灘一片雜亂,水上摩托車、拉摩托車的牽引車及四處林立的太陽傘,令人疑問,這種景象,怎麼和國外度假的海灘相比。龔姓鎮民則說,他最近去了海南島,海灘也有水上摩托車,但是業者組管委會,平日遊客少,只推出數輛水上摩托車營業,假日遊客多,業者井然有序、不像墾丁的業者,在公路上拉客、搶客人,水上摩托車塞滿海灘。
施錦芳說,她接下墾管處長後,即積極的介入水域的管理,尤其是水域活動最熱絡的南灣,其次是船帆石、後壁湖等,因南灣是委由馬爾地夫育樂公司經營,和水上摩托車業者沒有合作關係,才出現一些脫序的情形。
她說,已和業者、國家公園警察隊等協商,南灣的游泳區、水上摩托車行駛區、沙灘區用繩子圍起劃分出來,墾管處計畫建一座木棧平台,水上摩托車從平台上出海,遊客一定要穿救生衣,平台則由警察隊派員站崗。至於牽引車將嚴格執行離開沙灘,以免破壞海灘美景,太陽傘也要管理,不能隨心所欲,四處亂插。
【2006/06/14 聯合報】
雖說無規矩不能成方圓, 但規矩太多也不見得是好事.
這幾年, 每到七月一日, 規矩大軍就蜂擁而至, 國曆與農曆豈不是被劃等號了!
規矩改變這麼多...環境生活卻又改善了多少?
定規則容易, 廢規則難, 建議要制定規則前還得先用大腦想一想, 三思後行.
現時, 才能僅足服一人之務的人卻偏要服千百人之務!
這實在不是國家社會之福. 難怪讓人驚恐之事會屢屢發生.
都還沒到過墾丁撿過貝貝, 卻沒想到還沒開始就要截止了!
害怕! 將來被禁止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守法囉! 只不過問號還是有好幾個???
近日到合歡山,往小奇萊途中見几個自稱某單位的人,遮遮掩掩的在採集標本;不過八成是騙人或沒採集證,只要不採到我要照的標的物,小弟才懶得管他〈她〉們,大禹嶺前後整片林地濫墾,栽植蔬菜,且面積越來越大,也不見有國家公園的人去處理。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墾丁,海生館旁的整片海岸珊瑚礁其淒慘狀況真是令人難以相信〈那些學者專家就經常借住此處,包括寄居蟹的研究者。〉,加上奇奇怪怪的海岸活動,白癡也知道孰重孰輕,而不僅是50步笑百步可以比擬得。
棲地不破壞,物種不滅;撿採几個貝殼於生態、物種何干!
知道嘛!馬來西亞保護動物協會,背後的金主之一就是殼牌石油;同樣的架構也發生在國內外許多滿口保育的專家、團體中,但總要喊喊吧!這樣最弱勢的個人或團體就成了替罪羔羊!
如果你想發表或回應文章,必須先 登入不過如果您尚未註冊,請先 註冊(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