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uthor) |
|
taroko1091 沈默會員


註冊(Joined): 05-April-2016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3
|
發表於: 18-April-2016 at 12:15am | IP Logged
|
|
|
看到網上許多台灣的紫螺圖片,紫螺的顏色似乎是明顯偏藍的紫色,但圖中的這個兩公分大,來自美國的紫螺,紫色卻比較偏紅一點(由實物證實相片無明顯色差),不知是個體差異,還是地域性的關係?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bill Admin Group

站長
註冊(Joined): 25-Januar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4434
|
發表於: 18-April-2016 at 4:45am | IP Logged
|
|
|
紫螺的顏色來自於它的食物:水母,我們附近的海域,被紫螺追逐的有:錢幣水母、僧帽水母、帆水母,這幾種都偏藍
__________________ 站長 ...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taroko1091 沈默會員


註冊(Joined): 05-April-2016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3
|
發表於: 18-April-2016 at 8:51pm | IP Logged
|
|
|
請問世界分佈的紫螺,其顏色偏藍的多還是偏紫紅的多?偏紫紅的紫螺,其食物可能是以什麼水母或什麼生物為主?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23-April-2016 at 12:53am | IP Logged
|
|
|
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一下, 其實大部分的貝殼殼色成因來自他的環境而不是食物. 除了淡黃紫螺(習性我還沒查), 大部份紫螺種類為藍紫色, 牠吃的水母也為藍色, 有什麼共通點? 因為海水是藍色.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 因為它可以吸收很多可見光除了藍光.
但是每個海域的鹽度,深度一定會有差別, 還有水的高膨脹的特性, 造成海水顏色也會不一樣, 加上他是海漂性生物, 全世界都有分布, 所以不要說是不同區域的紫螺, 光是同區域的紫螺都會有差別. 為什麼? 因為即使是同產區同批的標準海水都會有差別(所以後來海洋化學家才會用導電度來定義標準海水而捨棄氯度)那就更別說對貝殼顏色的影響程度了.
如果還是不了解, 你就這樣想, 所有吃綠藻的貝類都是綠色外殼的嗎? 人類的皮膚顏色成因是食物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高雄大學 生科系 生態與演化實驗室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406
|
發表於: 25-April-2016 at 5:40pm | IP Logged
|
|
|
顏色來自環境? 為什麼我找不到藍色的筆螺,蛹筆螺?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26-April-2016 at 4:09am | IP Logged
|
|
|
請先弄清楚筆螺的環境是什麼? 這裡討論的是紫螺的環境而不是底棲動物, 牠們的環境不一樣, 這裡的環境指的並不是全部是海水, 而是有很多面相, 不要把同類群的解釋套在不同類群身上, 不要搞混了. 淺海底棲動物的環境例如 沙子,石塊, 礁岩, 珊瑚礁, 底泥等等,很多各式各樣的環境, 就像某種頭足綱的生物會因牠處的底質環境而變色或是有一種魚的顏色跟沙子等很相近,靜止後嘴巴張開,當被掠食者靠近再把嘴巴合起來的道理一樣(我忘了牠們叫什麼了). 而是要從掠食者/被掠食者的角度去看, 什麼樣的花色,顏色讓牠在環境中最不容易讓 掠食者/被掠食者發現. 這也是基因多型性顯現的主要原因,因為環境很難是一模一樣的, 除非你可以控制環境因子(養殖).
可以多看看一些跟演化/生態有關的期刊像是:
Journal of Morphology
Journal of Evolution Biology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等等...
當然環境只是其中一個因子, 也可能會跟族群遺傳有關係, 或是更多因子影響形態,所以科學的做法早就摒棄形態學來分類種類了,換句話說用型態學來當作物種分類的概念(Morphological Species Concept)是一點都不科學的,即使做了量化分析(PCA/NET WORK etc...)/檢定分析也一樣, 更何況是沒有量化/檢定分析的文章. 而其他5種物種概念也都不是主流,頂多是輔佐親緣物種概念(Phylogenetic Species Concept). 如果把鹼基對當作是比較的標準, 光是一段基因隨便都是幾百個, 那基因體的比較標準更是龐大. 相似種/同種/不同種 或者甚至不同 科/目/綱的形態的比較因子能有多少? 跟分子生物因子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若還是不懂我再說什麼, 可以看一些大學教科書像是:
Campb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Biochemistry
Ecology
Population genetics
Cell Biology
而且最好是 2014年以後更新的版本, 因為生物的資訊差了兩年就會差很多. 超過十年以上的書絕對都是過時或是未更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高雄大學 生科系 生態與演化實驗室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406
|
發表於: 27-April-2016 at 1:29pm | IP Logged
|
|
|
具有砂石花色的魚,躲入沙中,或以擬態的方式來獲得食物,是演化與適應的結果.
並不是具有這樣花色的魚,就有這樣的行為.這個說明,與紫螺花色無關.
紫螺,位階排列在Caenogastropoda,以特化的外套膜,分泌色素於periostracum與ostracum.形成自有的顏色.
我相信(雖然我沒有讀那麼多的教科書),這是個新合成的結果,紫螺的色素成分,一定與水母水螅體細胞或構成藍色的共生藻的色素成分不同.
一樣米,百樣人.環境相同,生物各自歧異,這顯示生物的獨特性.
貝的顏色,是合成的,所以就是基因決定的,由生理結構啟動合成與分泌程序.
錦鯉筆螺,無論深淺的環境,都是鮮紅.所以顏色控制基因是單一,而表現是strong penetrance.
相當數量的大型蛹筆螺物種,顏色與花色都有相當大的變異,表示他的顏色控制基因是多重與variable penetrance.
食物,也是您所稱呼的環境的一部分,就會在這種variable penetrance喀上一腳,例如,花仙.
紫螺,追食紫色的僧帽水母,我認為是mimicism,正好是演化與適應的結果,它的意義,就由玩海生的人去闡釋.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01-May-2016 at 11:55pm | IP Logged
|
|
|
首先, 這裡本來就是討論紫螺, 因你牛頭不對馬嘴的回覆"為什麼我找不到藍色的筆螺,蛹筆螺?" 所以我在上一篇回覆了你底棲動物的議題, 從來就沒有說明跟紫螺(pelagic mollusc)花色有關. 請不要再搞混了.. 跟環境顏色相似的魚一事,我也從來沒有說只要是有這樣花色的魚就有這樣的行為. 我明明特地舉例兩個相反的例子 (被掠食者的頭足綱種類;掠食者的砂石花色的魚. 一個本身具有花色; 一個是因環境而改變顏色的頭足綱), 請不要斷章取義我的回覆. 如果你是要來辯論, 很抱歉我沒有那麼多時間, 我還有我的學業以及研究要做. 第二, 科學也不是你辯贏就是正確的, 辯輸就是錯誤的. 科學的前提是你的研究方法是要正確的,然後你的結果顯示出了甚麼? 是否支持? 有沒有證據? 如果你要拿形態學來討論分類, 上述我已經說明了,形態學分類不科學.
紫螺"分泌色素於periostracum與ostracum"? 由此可知你根本不知道紫螺是哪個器官分泌紫色分泌物以及它的成份是甚麼. 他的紫色分泌物你說是外套膜, 這是非常粗糙的回答. 那麼紫色分泌物是由哪個器官所分泌? 答案是hypobranchial gland. 那麼這個器官分泌的成分是甚麼? 就是鼎鼎有名的 Tyrian purple. 它除了對哺乳類外無害,對於其他大部分海洋生物是有毒的. 紫螺就是用這個Tyrian purple 去麻痺牠的食物-水母.
那麼問題來了, 會分泌 Tyrian purple 的軟體動物不只紫螺, 例如 染料骨螺. 但是牠的殼色不是紫色, 而是跟他所處的環境(底棲習性)有關的咖啡色. 而大部分的 Pelagic mollusc 不管軟體還是貝殼都是透明偏藍紫色, 例如 Limacina 屬, 但牠們的食物都是藍色的嗎? NO. 浮游植物大部分是綠色, 吃牠們的浮游動物大部分也是綠色嗎? 只有少數是綠色.
藻類, 大部分成分是纖維素(某些珊瑚藻科可以儲存鈣質), 動物吃了藻類,分解後會變成Polymer-> Monomer->碳水化合物. 這是能量, 動物得到能量後再合成自身的色素, 這個色素是自體本身基因決定的,跟吃的食物的顏色無關. 而甚麼情況會誘發基因來合成甚麼顏色? 已經說了很多遍大部分是根所處的環境有關. 在礫石蠑螺那篇已經回覆你看 Jones et al 1977年對花色 polymorphism的研究, 找不到是哪一篇, 我直接貼給你:
citation: Jones JS, Leith BH, Rawlings P. Polymorphism in Cepaea – a problem with too many solution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7;8:109–143.
這篇論文被引用354次, 所以至少有354篇跟研究花色多型性有關或類似的文章, 請自行搜尋.
我這裡回覆你的資料都可以在前先我說的"教科"書以及期刊找到. 在提供一本: Mollusca. The southern synthesis.
教科書是給沒興趣的人取的, 正確來說它就是論文集,都是擷取別人的研究成果的精華所匯集成冊的. 一個章節若是引用十篇, 一本"教科書"都是擷取別人上百篇論文的結果.
請不要在不做功課,沒有引用別人的文獻,又沒有新的證據的情況下猜想或是假設, 否則這都只是空談.
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高雄大學 生科系 生態與演化實驗室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02-May-2016 at 12:05am | IP Logged
|
|
|
結論: 紫螺顏色不是mimicism.
P.S. 我沒有時間回答你 花仙以及錦鯉筆螺的問題. 請你讀完 Jones et al 1977 以及生態學, 族群遺傳學, Campbell Biology的書後再來思考. 因為光用生態學的基礎: 花仙顏色來自食物,錦鯉筆螺控制顏色的基因是單一, 這兩點就漏洞百出.
Edited by k037583118 on 02-May-2016 at 12:46pm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