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9-March-2008 at 8:35pm | IP Logged
|
|
|
尚未見過台灣有 A. vernedei herlaari,形態描述難以簡單說明,但若兩種實物在手則易由其細部綜合特徵、大小等分辨,簡單的講 A. hilgendorfi 超過 7cm 極稀少,A. v. herlaari 9cm左右為標準體型,後者已知分布於澳洲、印尼以北的海域,在菲律賓就未知有採集紀錄。
個人以為 日5100種 剛好把 hayashii 和 hilgendorfi 的圖片弄反了,且其那顆所謂的 hayashii 損殼正是台灣型的 hilgendorfi 而反非真正日本型 hilgendorfi ;而胡兄所連結的 日微小貝網站 其上圖為台灣型 hilgendorfi,中、下兩圖才是 hayashii 。
依目前手頭上的標本及文獻資料可明確的將Amalda hilgendorfi 區分為一種二個亞種 A. hilgendorfi hilgendorfi 和 A. hilgendorfi richeri 〈New Calidonia 特有亞種,個體在 4 cm以下,顏色等特徵易與正種區分。〉;再者,依輪廓、成体一般大小等綜合特徵可將正種 A. hilgendorfi hilgendorfi 區分為:日本種群〈相模灣、遠州灘等。〉、台灣種群、菲律賓種群等三個種群。三個種群的綜合特徵區別明顯,特別是螺塔輪廓。
有機會給大家看一系列的標本!
Edited by olividae on 29-March-2008 at 9:46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