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01-August-2003 at 1:35am | IP Logged
|
|
|
以前抓到芋螺時都很頭痛,因為大部份淺海的芋螺都覆蓋大量的石灰質,導致貝殼不僅看不出種類,還奇醜無比,我曾經用小形鑽磨機想要把芋螺身上的石灰質磨掉或挖掉,但平均來說都必須花上好幾個鐘頭才能清洗一個芋螺,什麼晚霞芋螺啦,鼠芋螺啦,本來就不怎麼值錢的貝殼,又被我不小心鑽出一個小洞或一條小疤,還能看嗎?後來索性看到芋螺就跳過去不抓,免得自找苦頭
後來,經過我自已用過無數種溶液測試的結果發現,使用次氯酸鈉溶液效果最好,因為次氯酸鈉溶液會溶解芋螺外表的殼皮,一但殼皮溶解,附著上面的石灰質就可以順利脫落,而且不傷貝殼,不過最忌諱的是芋螺本身不能受傷,如果芋螺本來就受傷,經次氯酸鈉溶液一泡,完了,受傷部份會擴大,貝殼就白化啦,故次氯酸鈉溶液的濃度最好不要太濃,約2%~5%就夠了
次氯酸鈉溶液就是一般臭臭的那一種氯系漂白水(不是增艷的那一種),濃度大概介於4%~8%之間(看不同廠牌而定),如果你的使用量很大,可以到化學用品店買工業用高濃度次氯酸鈉溶液回家泡水稀釋,不過要很小心,因為強鹼不小心滴出來, 一下子就可以把你的衣服給毀了
__________________ 站長 ...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