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名稱中獻名紀念的日本學者與收藏家概述貝類學名中有不少獻名對象為日籍學者收藏家,在中文訂名也保留這些姓名背後的傳奇想像,其中如稱為平瀨、寺町者有不少均屬赫赫有名種類,也是多數人初接觸貝類時耳熟能詳的名字。學術成就不分國界,但過去國內文獻對這些側面資料的開發顯然仍屬一片空白,如今看待早年論文或嫌幼稚簡略,而後人看待今日成績何嘗不是如此;對於能坐擁深鎖資料的學院學人而言,為文雖屬易事,但對文獻匱乏、毫無專業依恃的業餘愛好者來說,寫作一篇有參考份量的文章仍屬艱難。本文依序介紹51日姓(名)150種貝類,約佔已訂中文名3%。逆此而上,讀者可據以檢索原始學名命名意義,傳記趣味亦免除辭書枯燥之病;順此而下,或可代替尚無中文命名的種類暫訂名稱之推演參考。雖然所據日文資料零散而有限,原始命名文獻亦難親見,所述或有臆測錯誤及需補充檢驗之處,然而期待拋磚引玉,敬俟更多貝友補足各研究領域的空缺,在此未開發處女地建立一拓荒墾殖之開始,讓貝類知識有更蓬勃多元的面向發展。以下即展開所訂主題之討論。
波部(波部學名種名為:habei;忠重學名種名為:tadashigei): 波部忠重,1916年生於關西兵庫縣,歷任國立京都大學、九州大學教授,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部長,日本貝類學會第四任會長。波部氏發現命名新種如:櫻井寶螺、黑原寶螺、姑娘寶螺…等,為國際貝類學權威。著有《續原色日本貝類圖鑑》《原色圖鑑世界的貝類(II)》《標準原色貝類圖鑑》《日本產軟體動物分類學》。以其姓名紀念命名貝類如:波部鳳螺、波部渦螺、忠重海兔螺、波部瓷螺…等。
平瀨(學名種名為hirasei): 平瀨與一郎為明治、大正時期(清末至民國初年)日本最著名貝殼大收藏家,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與一郎曾派小倉仙助(一說:大倉專助)來台蒐集貝類,與皮氏聯名發表多種台灣陸貝。其子平瀨信太郎,於大正2年(1896年)在京都自宅成立平瀨貝殼博物館,為世界最早專業貝殼博物館,部分收藏毀於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信太郎著有《天然色寫真日本貝類圖譜》(1934年),其學生鹿間時夫亦為知名古生物化石及貝類學者。平瀨氏發現命名新種如:平瀨骨螺、皮氏花仙螺…等。以其姓氏紀念命名貝類如:平瀨小山蝸牛、平瀨翁戎螺(今名:紅翁戎螺)、平瀨玉珠銀鐘螺、平瀨寶螺、平瀨菱角螺、平瀨翼法螺、平瀨骨螺、平瀨峨螺、平瀨渦螺、平瀨榧螺、平瀨織紋螺、平瀨芋螺、平瀨海扇蛤、平瀨杓蛤…等,其中不少均為傳統名貝。
金子(學名種名為:kaneko): 金子壽衛男,1913年生於九州西部佐賀縣,熱愛貝類化石,畢業於東京師範學校後,來台擔任州立台南二中生物教師,受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早坂一郎教授賞識,1938年轉任台北帝大地質科助教,成為黑田德米重要助手,本會資深會員如:陳再傳、蘇木樹、何耀坤為其當年學生。以其姓氏紀念命名貝類如:金子渦螺。
鹿野(學名種名為:kanoi): 鹿野忠雄先生,1906年生於東京,12歲發表論文,著名昆蟲動植物、登山地質、人類學考古的學者,為英國斯文豪氏以來來台最偉大的自然博物探險家,傳奇一生與台灣結緣深厚,縱橫山林,為台灣留下珍貴田野資料,1945年於婆羅洲熱帶叢林進行民族學調查時離奇失蹤,從此如夢幻般在歷史舞台消失,享年僅39歲。鹿野氏曾調查台灣陸貝,與黑田德米共同發表多種貝類。以其姓氏紀念命名貝類如:鹿野氏蝸牛。
黑田(黑田學名種名為:kurodai;德米學名種名為:tokubeii): 黑田德米先生,明治19年(1886年)出生於瀨戶內海兵庫縣淡路島,高等小學校畢業後,受雇為平瀨與一郎的學徒,協助整理其貝殼收藏,24歲出版圖鑑,41歲為日皇裕仁講授貝類學,日本貝類學會成立後,繼槙山次郎後成為第二任會長,榮獲京都大學理學博士,譽為日本貝類之父。與台灣貝類界關係深遠,為台灣貝類學奠基者,所著〈台灣產貝類目錄及新種記述〉有台灣貝類聖經的美稱,曾關心指導台灣貝類學會發展,1987年逝世,享壽102歲。黑田氏發現命名新種如:寺町翁戎螺、蘭福寶螺、寺町寶螺、黑原寶螺、中途島寶螺、寺町渦螺、寺町芋螺、小佛塔芋螺、大佛塔芋螺、木下芋螺、杉本芋螺…等名貝。以其姓名紀念命名貝類如:黑田鬘螺(早年作:黑田鼓螺)、黑田渦螺(俗名:玉米螺)、德米骨螺、黑田薄泡螺、黑田擬松螺、德米櫻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