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得及滿三德皆有搜集斯卡羅的物品, 李仙得把收藏品寄到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而滿三德的收藏品則捐贈給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如今都被歷史學家挖了出來,其中有幾項,很可能就是在1869年2月的行程中所收集的。 有一個網站介紹的還不錯,給大家參考: https://artouch.com/art-views/review/content-52080.html 李仙得的收藏品 滿三德的收藏品 Edited by bill on 30-May-2024 at 9:01a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按1869年年底,許妥瑪與必麒麟兩人來拜訪卓杞篤,是要來贖回被狂風吹落海的噶瑪蘭人, 這群來自南方澳的噶瑪蘭人是為何恩(James Horn)及美利士(James Milisch)工作, 目的是開發小南澳(今南澳朝陽社區)及大南澳(今南澳龜山南方),但噶瑪蘭通判丁承禧要求他們撤離, 他們只好另覓他途,原本是載木材要去基隆重建家園,但中途遇到東北季風將船吹向南方, 在豬朥束(里德)附近撞到礁石落海,被卓杞篤所救,卓杞篤派人向府城通報,必麒麟獲知, 馬上到打狗向清國海關官員許妥瑪求援,許妥瑪又帶了一位助手,總共3人攜帶錢糧前去贖人, 由於必麒麟來過很多次已是熟門熟路,許妥瑪則是第一次來,所以許妥瑪要求必麒麟帶路兼任翻譯, 許妥瑪到了豬朥束後與卓杞篤會談,在其回憶錄有清楚的描述,卓杞篤的年紀約60歲,高壯, 部落是一整排茅屋,六連棟,卓杞篤的住家在中間,比左右兩旁的地勢略高... 我來到里德,發現里德路有一段地勢略高的地方符合許妥瑪的描述,我猜當年大頭目應住在這裡, 可惜,住家鐵門深鎖,我也沒有向左鄰右舍打聽消息,不過據說卓杞篤的後代(朱雷、文杰)大部分已搬離此處, 例如:潘阿別系移居旭海、潘阿祿系移居滿州,僅有少數如:潘阿瑤系留在里德。
隨後我們又去不遠處的「恆春國語傳習所豬老束分教場」紀念碑, 這地點是1896年由潘文杰捐出來當作學校用地,算是第一個原住民小學, 早年當地的學生都來此地上課,後來遷校到滿州,即今滿州國小之前身,這裡就逐漸荒廢了, 離開里德後,結束墾丁三日遊的第一天,歷史之旅,接下來是生態之旅及吃吃喝喝。 Edited by bill on 30-May-2024 at 11:15a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