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uthor)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19-September-2012 at 1:47pm | IP Logged
|
|
|
strombus wrote:
十多年前,剛我始收集貝殼時,Babylonia borneensis在漁港是非常少見的,而Babylonia spirata semipicta (hongkongensis?)或是橘色的個體更是rare等級的色變.曾幾何時,這些都已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為北部漁港最常食用的鳳螺.
即便不用透過粒線體的house keeping gene來鑑定,我幾乎可以確定在台灣的Babylonia spirata semipicta 或 hongkongensis只不過是南洋來的"外來種".
我非常同意"鳳螺本來就是容易變異的種類",例如人工養殖的 areolata, austraocear/lani, 及habei/lutosa 都會有螺塔矮短而螺身膨大的現象,並且為了達到最高的收益,通常長到4~5公分就會被採收販售,所以跟野生種其實有顯著的外觀差異,但是這也可以列為新種嗎????? |
|
|
hongkongensis 很明顯已經是無效的,在還沒看到COI相似度如何之前,不知道semipicta是否為亞種.所以基本上還是要用深溝的學名 Babylonia spirata.
Edited by k037583118 on 19-September-2012 at 2:08pm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trombus 進階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21
|
發表於: 19-September-2012 at 3:03pm | IP Logged
|
|
|
並不是能集結成冊的研究就是所謂的"科學論文"
殊不知很多的paper是乏人問津的
很多期刊甚至是沒有impact factor的
所以,不要以為是英文寫的文章就是金科玉律
因為即便是Science, Nature, Cell 這些期刊,
每年因為資料數據不嚴謹無法重複乃至造假而retract paper的時有所聞.
收集貝殼最好當作嗜好就好,
千萬不要太嚴肅看待,
要不然就會像鄉民講的一樣
"認真就輸了"
Edited by strombus on 19-September-2012 at 3:08pm
__________________ Rookie sheller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406
|
發表於: 19-September-2012 at 6:17pm | IP Logged
|
|
|
在我所聯結的文章裡,第2頁第2e,2f圖,標示為波部鳳螺的殼,是霧花.
標示為波部的標本數有66+30個,這張圖標示為representative.
沒有說明檢測的標本數或者不相容結果的取捨處理.
由於取材的問題,所以文章結論的臺灣鳳螺不同於波部鳳螺是無法證實的.
當然也不能以一概全說臺灣不同於霧花.(本來就不同)
取材的問題,再次彰顯掌握型態學能力的重要性,看看第二頁的六張圖,結論是可預期的.
彩雲的文獻,已說明產地模式是爪哇,它就是semipicta,所以彩雲不是個有效種名.
很多殼都是這樣,古時候發表了,沒什麼人收到,一兩百年後再大發生,就被當作新種.
ICZN有三個年代的重大規定,第2個規定就是forma的有效性,所以semipicta的學名是Babylonia spirata semipicta. 而蘭氏的前身f. austraoceanensis就是無效命名.
沒有了效力,已經是谷底了,沒什麼好再挑剔的.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19-September-2012 at 8:19pm | IP Logged
|
|
|
黃醫生您是指 "藍"氏吧??(藍子樵先生的姓氏) Babylonia lani Gittenberger E. & Goud, 2003,這個貝殼本來是藍sir發表的"南海象牙鳳螺",可惜當時是把他當成 象牙鳳螺的form,再加上ICZN的關係,Gittenberger E. & Goud 才把他又重新發表一次
此外黃醫生,所以我強調" (物種外型很相似的時候)沒有齒舌,蛋白質酵素(COI),同功酵素(Allozyme) 這些依據,發表的可靠性根本不夠" 除非列為亞種,但是亞種還是依附在正種底下的東西.所以要發表"新種"(有與此種外型相似時)還是要有生物的依據,才站得住腳(除非有明顯差異).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種的區分是DNA的分類,而是很相近的物種要證明是否為"新種"時,需要生物的依據.(就像火之島蜑螺與圓舟蜑螺,到底火之島是不是同種異名,還是不同種?沒人敢說,因為都沒有生物的依據)
所以除了型態學,再用生物分子的方式去證明他的種名有效性 這兩個搭配是天下無敵啊!!
舉個例子:David G.Reid 到目前為止發表的所有新種玉黍螺以及他整理的文章都沒有被翻盤過,為什麼勒?因為他不只做了 型態學的分類,還拿出絕對的依據---陰莖.輸軟管套膜.精細胞.COI.12S.28S
我想,目前的貝類學家(一個人的能力)是做不到像他這樣的地步的...太厲害了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JustinLee 中級會員


註冊(Joined): 06-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723
|
發表於: 20-September-2012 at 12:00am | IP Logged
|
|
|
鳳螺不愧是炭烤(探考)攤之王,最近又再度發燒
有個小疑問,遇到這種無效命名之情況,學術上較嚴謹的處理方式為何呢?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conus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3-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3299
|
發表於: 20-September-2012 at 12:13am | IP Logged
|
|
|
也有類似感想 沒什麼絕對是對的答案 現在對於什麼鑑定報告也只是看看就好 太認真去計較的話 只會引起衝突自尋煩惱 唯一不變的 就是對於自視很高又驕傲的"公雞心理"或"天龍國心態" 一直令我倒盡胃口
順便請問k037583118 能提供一下那個相簿的網址讓我去拜會這位高人一下嗎?
Edited by conus on 20-September-2012 at 12:27am
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有空來我的貝類網站逛逛 http://www.myWeb.com.....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20-September-2012 at 12:23am | IP Logged
|
|
|
JustinLee兄 這方面我還不是很了解,但是只要找出有利的證據 證明是被發表過的,在之後的文章(例如2013年 某人 投了一篇鳳螺文章,再提這個hongkongensis 的問題)提出,就很明顯可以知道他的無效性(ICZN的規定,前者發表的才是有效的).但詳細情況我不是很了解
Couns兄...這樣不就知道是誰了??XDD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問我...但是我想算了!而且他已跟我道歉了,就別說他的名子吧!免得我跟他之間的結越打越深.
Edited by k037583118 on 20-September-2012 at 1:50am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unjl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5-Jul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3479
|
發表於: 20-September-2012 at 1:53am | IP Logged
|
|
|
稍稍查了一下國際間對這殼的發表者記錄,有賴景陽,藍先生(顯靈了,但是很希望他能跟我聊聊,很想念他)
作者初生之犢,原則上請給予鼓勵,學會內部學術上的討論還有賴諸位幫忙,畢竟不是小小學術組就能包山包海,學報似乎也能發表一些辯證文,希望有天它能變成擲地有聲的書刊,而不是像某些"學者"用公費印些擦臉嫌紙粗,墊麻將桌嫌太厚的電話簿
不過,您寫的辯證越精彩,越引經據典,越沒有人看.....唉
Edited by Sunjl on 20-September-2012 at 1:56am
__________________ =^.^= 這不是馬自達 =^.^=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20-September-2012 at 1:58am | IP Logged
|
|
|
孫醫生!我沒有怪 雲彩的作者們喔! here"以上錯誤不能怪作者本身,而是學會本身沒有把關好" 我也是認同您的說法的
不過聽邱sir 說,這好像有故事,所以才會沒審好,我也期待他的解答XDDD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037583118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14-September-2008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241
|
發表於: 25-September-2012 at 2:46pm | IP Logged
|
|
|
順道一提,雖然黃醫生您一直認為 semipicta 是亞種,但是小妹我還是不覺得semipicta到底與深溝有哪些明顯差異可以成為亞種? 臍孔?螺胚?縫合溝? 但是在semipicta 中這些特徵差異很小,對於正種的深溝來說,成為亞種的依據不高(雖然現在我還無法統整出"一槍斃命的要點")
舉例:阿拉伯鳳螺的臍孔一定是光滑緊閉的嗎??不是的.也會有些微差別(就像semipicta 與 深溝的關係) 但是 阿拉伯跟深溝的差別是 臍孔(一定是緊閉,只是不一定光滑)&fasciole(中文名不知怎麼翻)不凸出於殼體
或是...年底有位大師將會有新著作...裡面有詳細說明,到時候就可以知道到底是甚麼回事囉!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