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中也有喔,不過我大概是沒法查了,不過我那本的編號是507,沒記錯的話好像是小六時買的
可能是吧!
提到這本書有感而發藍先生這本The Classic Shells of the World小弟一直覺得有個遺憾...讓我平時使用它來協助鑑定或隨性閱讀的機會一直不高雖然作者花了不少精力在出國拍攝和印刷要求上但離一本理想的貝殼圖鑑其實還有可以更多開發的空間那就是...這本書的文字性資料敘述實在太少太少了不要說中文簡譯本內容有限即使英文介紹的部分仍然篇幅不多如果能多些文字介紹相信一定能對貝友認識每一枚貝殼有更清楚的印象如果僅止於欣賞收藏品...不是說不好卻隱約覺得知識的停頓或類似這種漁農樵牧清閒安適的人生觀對日新又新的貝類圈而言並不是絕對的好事尤其在這面臨彼岸貝類界也跟我們處在強烈競爭之時以前有個很不自量力的念頭想幫這本書的每種貝殼各寫一篇報告一一介紹出來(發表在蠔友)或許對使用這本書的人可能提供些微幫助內容包括這枚貝殼的學名意義.最新分類學.產地與目前產況.外型特徵描述.相關趣味典故...之類過去台灣任何的貝殼圖鑑對單一1個種的敘述都太少了...以藍先生貝類的世界或賴先生貝類一二為例...一個種2.3行介紹並不能滿足新一代貝友的知識需求新手固然能暫時滿足如果資深貝友也能滿足...那是否意味著停頓倒退回十幾二十年前的環境呢今日除了貝類相調查.貝類目錄.台灣貝類彩色圖鑑外但對任何一個種的相關知識如果研究描述不足其實單單有貝類相調查.貝類目錄.貝類彩色圖鑑這些個別貝殼"名字"仍只是很空洞缺乏"厚度"的一方面有人繼續衝新種但另一方面已有的整理研究部分其實可以繼續增加累積所知的厚度過去日據甚至清季的貝類自然史也需要開始整理當然像貝類學報那樣的專業論文已遠超過自己能力及設備不過以手邊目前的資料在前人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研究並做簡單的教育推廣這倒是還可以嘗試一搏這本書有211種貝殼就需要寫211篇每篇自己要求至少要有一頁A4大小約1500字的文字說明這需要找不少圖鑑及外文貝殼資料核對後來已完成骷髏骨螺.大佛塔芋螺.黃帝芋螺的專文工作之瑕小弟大概每月會利用時間寫2篇跟貝類研究有關的文章預留擺著但計畫(指這本書的貝類介紹)進行至今天卻有一個瓶頸那3篇寫成後計畫就暫時停下來(其他還有20多篇跟這本書無關的貝類文章還在陸續寫著)因為工程實在太浩大而傷神了資料有的根本太缺乏例如赫赫有名的骷髏骨螺來說參考了6本外文圖書能用的資料不到總共不到3行...即使搬出國外骨螺專書也不堪用而國內只有藍先生貝類的世界1小段這些關於骷髏骨螺的資料都只能看看圖片聊供推論而已另外是有些科或綱對自己來講太陌生了...如石鱉或雙殼綱之類所以如果有資料較充裕的貝友願意一起合作每個人分擔一些自己熟悉的科相信會比較快完成吧貝類研究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接力賽我不知這樣做未來能不能真的提供一些什麼給下一世代貝友有時常覺得寂寞好像自己的知己是仍在未來還沒來的一個人想像將來他如何看待我現在在想的也常在想我們這一代業餘貝類愛好者能為貝類研究做些什麼而不是留下空白或研究斷層(如台灣光復到貝類學會成立之間的那一段20多年空白)玉市上不少人講得頭頭是道人人都是專家卻很少留下有引用參考價值的文獻傳世蠔友通訊上發表了快30篇了但一直有種很深的孤寂感拋磚引玉都快把磚頭拋光了...卻很少引來一塊真正美玉的出現今日我們的優勢及困境在哪裡?怎樣是最可能的理想出路?昔日第一代引領風騷的大師已逐漸凋零新一代高手們卻都惜墨如金但其實很想看看這些大師高手會帶來些什麼新的知識資訊給我們文字是留下知識累積的重要憑據知識是靠累積再累積而來的...無法憑空落下智慧突然頓悟想像這一代可以怎樣發揮及落實.紮根我想是很有意義的事
您是說像某院出的"電話簿"嗎?後來我載去賣了,連油錢都不夠
喜歡故事書,討厭看"電話簿",特別是無意義"廣告";加油喔,我支持您
不然還有個方式,做網頁如何?
我的是 no.112 應該是看到貝友上的廣告預約的 我也有用一張小紙簽名寄回 其他細節就忘了^^"
當時貝殼資料缺乏 能有一本這麼多美麗貝殼沙龍照的書 超高興的 每天都要翻個幾次 才肯上床睡覺
嗯! 時代進步了 資源變多了 如果能有他們背後的故事 那就更棒了!!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