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的生命循環


  哈伯望遠鏡拍下巨大的NGC3603星雲,這張星雲照片裏有著恆星生命週期的每一階段。

  左圖中間一群藍色星群是新形成的年輕星星,稱為Hot Wolf-Rayet Stars及Early O-type Stars,這些年輕的重量級星星充滿離子化的幅射並散發強烈星風,將右邊黃色星雲吹出一個凹陷。

  中間偏左有一顆奇特的藍巨星稱為Sher 25,它周圍環繞著一圈灼熱的星環,與1987A超新星爆炸的星環類似,而這藍巨星的右上及左下兩極各有一片藍灰色物體噴流,顯示這個星星現在正在強裂爆發中。

  圖中右下有一柱狀物的形成原理則與M16(Eagle Nebula)相同,是星體死亡後所噴發出來的氫分子雲,也是形成新星的重要材料。

Download 桌布 (116K jpg 600x715)

  右上角的黑暗星雲又稱為巴克球(Bok globules),可能是恆星形成的初步階段。

  下面偏左有兩顆蝌蚪狀的放射星雲,其結構類似獵戶座星雲的初生太陽系,不過尺寸大了5至10倍,質重量也較重。

  在一個畫面中包含了恆星的生命循環周期所有階段,恆星的初步階段是巴克球及柱狀氣體星雲,接下來凝聚演變為星塵盤狀的初生太陽系,更進一步產生年輕的藍色新星,最後演變為藍巨星爆炸而死亡,爆炸後的瀰漫物質又慢慢形成原始材料,又進入了另一個恆星循環。

  藍巨星的兩極噴流形成的藍灰色星雲與右側黃色星雲顏色不同,原因是巨星所噴發的物質為較重元素,而黃色星雲裏大部份是屬於較輕的氫或氦。這張照片拍攝日期是1999年5月5日,現在正在芝加哥舉辦的第194屆美國天文協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年會展覽中。

黃祈雄 1999/6/03 整理

 

資料來源 :

參考資料:


回首頁回上頁